制度驅動企業信用建設 “綜合信用”開啟企業信用新篇章
作者: 方圓資信信用評級
5月5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北京圓滿落幕,會議提出了“以制度創新驅動營商環境優化,深化誠信經營規范”的信用建設核心指導戰略,要求重點推進建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,從信用建設信息透明化進一步對企業經營進行規范,利用大數據建立申請人誠信檔案和黑名單制度,鼓勵企業守法誠信經營,落實信用資產“變現”步伐,夯實社會信用基礎,打造信用建設長遠發展動力。
![制度驅動企業信用建設 “綜合信用”開啟企業信用新篇章]()
在建立信用體系道路上,江蘇、湖北、山東、遼寧、陜西、寧夏等地政府相繼提出信用建設各項措施,以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平臺(以下簡稱“綜合信用”)為代表的信用機構也表現出極高的主動性,以大數據技術建立完善、綜合的信用信息系統,從而在企業信用、行業信用、城市信用“三大地基”上展開服務,協助各地政府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工作,幫助企業信用管理,打造企業經營長效驅動力量。
為了更好開展信用服務工作,“綜合信用”從基層發力,以12個核心服務點搭建起覆蓋主要省市的信用服務體系,并依托全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的數據資源支持,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了“多點聯動,省市結合,渠道互通”的無障礙信用信息服務模式。在各大城市,“綜合信用”建立的12個信息服務大廳,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企業信用領域各項服務,全方位幫助企業進行信用信息管理。
在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大廳,共有五個服務窗口,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一系列包括信用建檔、信用查詢、信用宣傳、信用分析、信用修復、信用名片、信用認證、信用培訓等多項服務。如在數據建檔窗口,企業可以建立信用數據檔案,納入企業信用信息數據體系,企業簽署《企業信用承諾書》進行公示。信用檔案,是企業整體信用狀況的真實體現,是安全消費、公平交易的重要社會保障體系。同時“綜合信用”還可以根據企業信用檔案,對企業信息進行紅黑名單預警,以及時完善或預防,協助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“建立申請人誠信檔案和黑名單”制度的實施。對于高信用等級的企業,“綜合信用”還會進行人才優先、銀行信貸、資本置換等各項職能推送服務,切實幫助企業經營發展。
“綜合信用”表示,我國信用體系發展步伐加快,發展越趨向于完善。企業信用檔案的建立關乎企業的切身利益,一個良好的信用檔案便是企業的“金名片”,可以讓企業一路暢通。如中小型企業發展過程中,若想發展壯大,融資不可避免,而融資難的問題困擾著眾多中小型企業。而高信用等級的企業,可以一路“綠燈”融到資金,“綜合信用”則幫助企業以納稅信用換“真金白銀”,幫助企業管理好“隱形資產”。